《麦克米伦谈期权 原书第2版》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期权的历史、定义和术语
1.1 标的工具
1.2 期权术语
1.3 期权的成本
1.4 挂牌期权的历史
1.5 期权交易的程序
1.6 电子交易
1.7 履约和指派
1.8 期货和期货权益
1.9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
1.10 DELTA
1.11 技术分析
第2章 期权策略概述
2.1 盈利图
2.2 直接买进期权
2.3 用买进期权来保护股票
2.4 买进一手看跌期权和一手看涨期权
2.5 卖出期权
2.6 套利
2.7 比率策略
2.8 小结
第3章 多种用途的期权
3.1 期权作为标的物的直接替代
3.2 期权作为标的物的代理
3.3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3.4 指数期货和指数期权到期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3.5 期权作为保险
3.6 领圈套利
3.7 使用场外期权套保
3.8 使用波动率期货作为投资组合的保险
3.9 小结
第4章 期权的预测力
4.1 将股票期权交易量用做指标
4.2 将期权价格用做指标
4.3 隐含波动率可以用来预测走向的变动
4.4 看跌-看涨比率
4.5 期货期权交易量
4.6 论移动平均值
4.7 小结
第5章 交易体系和策略
5.1 把期货的合理价格结合到你的交易里
5.2 日间交易的工具
5.3 TICKI日间交易体系
5.4 一个短线交易体系
5.5 市场间套利
5.6 其他季节性趋向
5.7 小结
第6章 交易波动率以及其他的理论方法
6.1 波动率
6.2 Delta中性交易
6.3 预测波动率
6.4 历史波动率同隐含波动率的比较
6.5 交易隐含波动率
6.6 “希腊文”
6.7 交易波动率斜率
6.8 激进的日历套利
6.9 在波动率交易中使用概率和统计法
6.10 预期回报
6.11 小结
第7章 其他重要的考虑
7.1 后台活动
7.2 交易的方法和哲学
7.3 期权交易的哲学
7.4 小结
附录A 挂牌的指数和部门期权
附录B 期货期权的条款和到期日
附录C 期权模型
用户名或邮箱可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目录
《麦克米伦谈期权 原书第2版》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期权的历史、定义和术语
1.1 标的工具
1.2 期权术语
1.3 期权的成本
1.4 挂牌期权的历史
1.5 期权交易的程序
1.6 电子交易
1.7 履约和指派
1.8 期货和期货权益
1.9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
1.10 DELTA
1.11 技术分析
第2章 期权策略概述
2.1 盈利图
2.2 直接买进期权
2.3 用买进期权来保护股票
2.4 买进一手看跌期权和一手看涨期权
2.5 卖出期权
2.6 套利
2.7 比率策略
2.8 小结
第3章 多种用途的期权
3.1 期权作为标的物的直接替代
3.2 期权作为标的物的代理
3.3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3.4 指数期货和指数期权到期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3.5 期权作为保险
3.6 领圈套利
3.7 使用场外期权套保
3.8 使用波动率期货作为投资组合的保险
3.9 小结
第4章 期权的预测力
4.1 将股票期权交易量用做指标
4.2 将期权价格用做指标
4.3 隐含波动率可以用来预测走向的变动
4.4 看跌-看涨比率
4.5 期货期权交易量
4.6 论移动平均值
4.7 小结
第5章 交易体系和策略
5.1 把期货的合理价格结合到你的交易里
5.2 日间交易的工具
5.3 TICKI日间交易体系
5.4 一个短线交易体系
5.5 市场间套利
5.6 其他季节性趋向
5.7 小结
第6章 交易波动率以及其他的理论方法
6.1 波动率
6.2 Delta中性交易
6.3 预测波动率
6.4 历史波动率同隐含波动率的比较
6.5 交易隐含波动率
6.6 “希腊文”
6.7 交易波动率斜率
6.8 激进的日历套利
6.9 在波动率交易中使用概率和统计法
6.10 预期回报
6.11 小结
第7章 其他重要的考虑
7.1 后台活动
7.2 交易的方法和哲学
7.3 期权交易的哲学
7.4 小结
附录A 挂牌的指数和部门期权
附录B 期货期权的条款和到期日
附录C 期权模型
简体
繁體
加入书架
1
/
7